Tianke Youke

A sanctuary for secreting and rushing at night.

0%

连着两天读起了书,好像一些文学的感受回来了。想着来记点啥或者写点啥。

翻出了Mac上旧的学文笔记,重读发现我以前的文风意外地造作。明明自己内心里是从来没有造作的本意的,一路上都是喜欢沈从文、汪曾祺、海明威那种冷峻的文风来着。本意也是以真诚为主,但是发现原来我还挺喜欢背人名、写title、掉书袋的。有点羞耻。 也有可能是民国文学读多了,写的词语不太现代吧。 现在想拽那种风格倒是写不出来了,还嫌自己有点过于口语化,也是和过去的自己悲喜不相通了。

再读当时对废名的诗的笔记,一下子就顺畅理解他是个啥意思了。当时为什么理解得那么粗浅?简而言之,废名认为诗的内容应该区别于散文的内容,不应该以承载作者情感为目的,而应该作为独立的、完整的存在,描述一个独立的故事,纯粹从想象力出发的东西,而不是折射、隐喻现实。我仍然喜欢这一类诗,但是好像也不觉得这是诗的唯一定义了。人家策兰的黑牛奶当然是写现实的,但是带给我的震撼不比别的少,难道那就不是诗吗?我想我比较认可诗应该是一种对文字的极致的探索,至于内容,只要是自由的、个体的,都行。

1
2
3
4
5
6
文学的火花在我体内溅射的时候
我欢腾
我想
我是一个临时的人
ad-hoc
——我自己,抒情诗
阅读全文 »

很久没记录。比如说,再读海明威的《流动的盛宴》的时候,是在去了一趟欧洲之后。看到了那种传统欧洲小城的构造,沿河而建,一条一条的路通往河边,河上每座桥基本都有冠名的雕塑,河边几条街道外就是大广场和大教堂。

见过这种之后,再读这本书,对一百年前(吗?)的巴黎就有感觉了。海明威说他去新开的咖啡店喝奶油咖啡充饥,我就想到海德堡临河T字路口那家咖啡店了。人来人往的,桌子也不多,但是在这种涌动的拥挤的环境里,那家店竟然能有安静的氛围。不知道会不会贵,所以没去。不过这么个路过瞥了一眼的咖啡店竟然就成了记忆的锚点了。还是应该多记录一些见闻,这几年有很多新鲜的见闻,都空存在语言以及任何媒介之外了。

Where are my memories? Where is my moveable feast?

references:

https://yang-song.net/blog/2021/score/

https://deeplearning.neuromatch.io/tutorials/W2D4_GenerativeModels/student/W2D4_Tutorial2.html#

https://lilianweng.github.io/posts/2021-07-11-diffusion-models/

Score-based models v.s. diffusion models

  • 一开始两者独立发展,所以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术语
  • 最后两者殊途同归:得到一样的模型

Score function

阅读全文 »

References:

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5131536

https://hsinjhao.github.io/2019/05/22/KL-DivergenceIntroduction/

https://www.jiqizhixin.com/articles/2018-05-29-2

含义

  • 一句话:KL散度可以用来衡量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/匹配程度。但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度量或者距离,因为它不具有对称性。
  • 广义的散度指的是一类运算,它将矢量空间上的一个矢量场对应到一个标量场上,通俗的讲,就是输入一组矢量,返回一个标量。
  • 在统计学意义上来说,KL散度可以用来衡量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程度。若两者差异越小,KL散度越小,反之亦反。当两分布一致时,其KL散度为0。正是因为其可以衡量两个分布之间的差异,所以在VAE、EM、GAN中均有使用到KL散度。
  • 在信息论中,其可理解为编码系统对信息进行编码时所需要的平均附加信息量。

定义

阅读全文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