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ianke Youke

A sanctuary for secreting and rushing at night.

0%

没有太多要说的。这首词正好表达了一切我想表达的:

一向年光有限身,等闲离别易销魂,酒筵歌席莫辞频。

满目山河空念远,落花风雨更伤春,不如怜取眼前人。

——晏殊《浣溪沙》

共勉。

明天,太阳照常升起
世上所有的颜色将逐渐掩埋我眼中的悲伤
消失的国度 消失的人
我怎么相信啊
人怎么可能会消失呢
化作一抔黄土
去到另一个世界
没有人伤心的时候会不信彼岸吧?
何时也都能跳舞
只是舞在有些事面前都全无意义
除了生死
哪一桩不是闲事
每个人一生中都沉溺在无关紧要的琐事中
以免被生命的悲伤侵扰
以关闭感官
然而酒浇进大海的愁里
就好像把我掩埋在这个世界中
或者用这个世界的颜色掩埋我
或者用琐碎掩埋所有生者
可是掩埋一切吧
不要掩埋我的亲人
重要的亲人啊
多希望世界因你从此停摆
就停下来吧
让我免于未来
为什么明天
太阳还要照常升起啊

我的外公去世了,转眼就快半个月了。这件事情在我心中,从不敢相信的说法,变成了模糊的、不真实的说法。我实际上时时提起,它在任何时候都萦绕在我脑中,以至于都很难相信已经过去半个月了;可是其实又很难提起,提起总显得轻飘飘的,这是压在我心中最沉重的一件事。

阅读全文 »

我的微信读书11月阅读时长

11月平均每日阅读43分钟,最高一天阅读4小时,总共21个小时。这意味着,这30天里,我大约有一整天的人生活在书里的世界。幸甚至哉!

这些时间最大头还是花在了《奇鸟行状录》里(不太值),其次应该是钱钟书的《宋诗选注》和黑格尔的《小逻辑》里。看上去好奇怪的组合,不过不然。这其实很符合我的阅读习惯,一般是不同类型的书同时阅读,每次依当天的状态和心情去择一本翻开。实际上,想读《小逻辑》的时候,和想读《奇鸟行状录》的时候,整个人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据我观察,当我精神状态极佳、心情大好的时候,最想读哲学类的书;情感泛滥(高涨或者低落)的时候,最想读诗;感到疲乏的时候,想读小说来消遣。我倒也根据这么一点小习性,大言不惭地自觉“随性”,除了读书随心所欲以外,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上,心态也大抵类似。(主要是小事,大事实际上还是有点优柔寡断的,还想改呢。)

不过呢,这个月挑来读的这几本书,跟我之前的阅读惯性相比还是比较突兀的。一方面,小说上,我已经挺久没读日本小说了。虽然以前也喜欢村上春树,但这次是带着一些“怀旧”的心情去读他的。根据我的规划,在这个人生阶段,我是想读一些陀氏和海明威的,再往后也想涉猎一些不太熟悉但十分严肃的作家。

阅读全文 »

互联网冲浪对于我来说最浪漫的事情之一,就是顺着一篇搜来的技术文档,随手点开博客主页时,发现博客中记满了朴素但真挚的生活感想。有哲思,有小故事,有少年得意的成就记叙,也有人到中年的感怀伤时……每个人的博客都是独一无二的,网站名字和独特装饰极力彰显着个性;但所有博客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毫无保留的文字和期待被造访的心情。这就好像在漠然的大城市里,却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屋子,真诚地敞着所有的门窗,等待像我这样的,可能会来,也可能不会来的旅人。

In IT5003, I am studying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. The language we learn with is Python. So I take notes about what I learned, and how to use them in Python. I struct my notes based on data structures, and all the ADTs that are implemented by the data structures are discussed within. I focus on their usage, key design, and sometimes problems. In the future maybe I will append all the implementation codes.


  • ADT: Abstract data type,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user, defined by its behavior.
  • Data Structure: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n implementer, concrete representations of data.

Linear Data Structures

阅读全文 »